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新款苹果MacBook Air为何要用USB Type-C

业界动态 2015-01-12 20:45:31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站长搜索(www.adminso.com):新款苹果MacBook Air为何要用USB Type-C 上周关于新款12英寸MacBook Air的消息一出,苹果社区就炸开锅了。MagSafe要没有了?Thunderbolt也要和我们说“拜拜”了?将淘汰这一切的是USB 3.1 Type-C

站长搜索(www.adminso.com):新款苹果MacBook Air为何要用USB Type-C

上周关于新款12英寸MacBook Air的消息一出,苹果社区就炸开锅了。MagSafe要没有了?Thunderbolt也要和我们说“拜拜”了?将淘汰这一切的是USB 3.1 Type-C。苹果为什么要如此“大动干戈”,在新款产品上全部“毙掉”这些接口?

12英寸MBA将带着新设计与我们见面?

12 英寸 Retina MacBook Air 的谣言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而上周的最新消息显示,这款产品将会在今年内推出,并且从根本上有着全新的轻薄设计。新款 Retina MacBook Air 将会摒弃以往通用的接口,例如 MagSafe,标准的 USB 和 SD 卡槽来达到更薄更轻的设计目的。

至于新款 MacBook 的触控板,宽度和 11 英寸型号的一致,但高度更高,点击的时候不包含物理反馈,这是为了尽可能地让机身更薄。

这款 Retina MacBook Air,内部结构十分神秘,尽可能减少接口数量。机身左侧是耳机接口和双麦克风,右侧是 USB Type C 的接口类型,翻转可插。USB Type C 接口不仅仅取代了标准的 USB 接口,同时还淘汰了 MagSafe 和 Thunderbolt。

苹果可能会给 Retina MacBook Air 打造和 iPhone 一样的深空灰颜色,并会使用英特尔 14nm 的 Broadwell 芯片,可能会在今年的 WWDC 上和大家见面,时间大约是 6 月。

MBA和MagSafe & Thunderbolt说再见?

苹果放弃使用 MagSafe 和 Thunderbolt 接口的消息传出之后,业界关于苹果这个选择的讨论就一直从未停止。在 MacBook 系列笔记本上,MagSafe 接口除了防止用户绊到笔记本的电线,摔坏笔记本之外;它也是苹果的一项专利,能给苹果创造不少授权费,有效防止市场上出现第三方 MacBook 电源适配器。

业界认为如果苹果不使用 MagSafe,那么用户绊到电线,摔坏笔记本的可能性就增加;而且这也是 MacBook 笔记本的特性之一,苹果会为了机身的“薄”而增加笔记本被摔的风险吗?为此业界还有不少人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另外也有人关注苹果是否继续使用 Thunderbolt 接口,毕竟过去四年为了让这个标准出现在市场上,让更多商家使用,苹果和英特尔做出了不少努力。2011 年 2 月份 Thunderbolt 首次在 MacBook Pro 上现身,同年夏天登陆 MacBook Air。

Thunderbolt 就是美化后的 DisplayPort,后者于 2008 年登陆苹果旗下笔记本产品。Thunderbolt 具有许多 USB 2.0 没有的特点,包括数据传输速度快、Firewire 主机到主机连接等。

Type-C可让设备售价更低提高销量

乍看之下移除 MagSafe 和 Thunderbolt 接口对于苹果笔记本来说有点不可能,但是或许苹果想通过此举来推更廉价的 MacBook Air,增强其相对Chromebooks 和其他笔记本产品的竞争力。

2014 年苹果不断调整 Mac 系列产品的售价,MacBook Air 和 Pro 售价降低,同时推出更便宜 iMac 和 Mac mini 产品。这些调整之后 Mac 的销量出现大幅增长,第三季度 Mac 销量为 550 万,打破 2011 年第三季度创下的 490 万纪录。

但是 Mac 的售价还没有低到有利于竞争的程度。在这个有利于竞争的售价市场范围中,苹果正在销售的是 iPad。2011 年到 2014 年 Mac 销量一直没有新纪录可能就是因为 iPad。过去四年 iPad 销量 1.973 亿,而 Mac 的则是 5340 万,前者是后者的 3.7 倍。

苹果将很多精力放在 iPad 上――售价在 250-829 美元之间,另外卖 iPad 比卖 Mac 容易多了,后者的售价范围在 899-3000 美元之间(除了 499 美元的 Mac mini)。

Type-C能让MBA在同等价位产品中更突出

在 MacBook Air 上苹果或许采取和 iPad 一样的发展战略,使用更轻更薄的设计,同时提高电池效能。

为了让 MBA 更轻更薄,苹果需要强调现役机型上的接口相对比较大。另外苹果拥有许多关于用户 Mac 使用习惯的数据,了解哪些功能和特性能吸引消费者,刺激购买,让消费者对自己的购买满意。

放弃 MagSafe、双 USB 接口和 Thunderbolt 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影响。但是 iPad 的销售证明了,许多消费者同时看中的是产品的价格以及实用性(包括便携性),所以他们宁愿选择一款更轻更薄的移动设备,而不是带有多个 USB 外设、有 RAID 列阵以及外部 HD 显示屏的产品。

随着 AirPrint、AirPlay、AirDrop、Bluetooth、iCloud 以及其他无线网络功能的推广,使用连接端口的必要性越来越小,特别是在目前 802.11ac WiFi 无线网速已经可以和 USB 匹敌的情况下。

目前在外部高速设备连接以及显示方面 Wi-Fi 还无法和 Thunderbolt 抗衡,但是苹果和英特尔合作,开发了 Thunderbolt 以及最新的 USB 3.1 规格。最新的 USB 规格暗示苹果确实有意使用新的更小的 USB Type-C 接口来替代其他接口,节省空间同时降低因接口太多给消费者造成的困扰。

Type-C证明便携性才是苹果主要动机

USB 3.1 Type-C 接口支持 USB 3.1,因此它的理论传输速度从 USB 3.0 的 5Gbps 提升到了 10Gbps。除了速度更快之外,据苹果工程师透露,它还使用了新的 12 针设计。苹果一共指派 18 名工程师,与其他公司比如三星、联想、谷歌以及惠普的工程师一起开发这个规格。

这种规格本身就意味着新适配器的诞生,证明业界潮流是往更小、更薄、更轻的外形设计发展,证明新的平台和设备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现有的 USB 已经抑制、影响创新,特别是 USB 连接器的 Standard-A 和 Standard-B 版本相对较大,而且内部容量也有限制。

和此前的 USB 不同,USB Type-C 并没有将 USB 主机和设备接口的关系固定化。也就是说新的接口可支持主机连接,而不是一个只能连接特定外围设备(比如打印机)和主机系统(比如 PC)的接口。

Type-C支持5K DisplayPort充电更强

USB 3.1 Type-C 同样支持 USB 交替模式,将一个不同的、非 USB 信号发送到相同的实体接口上,这样即可支持 DisplayPort 端口的 4 个通道(从 1.3HBR 信号到 32.4Gbps 带宽),又能兼容标准 HDMI、VGA 以及 DVI 信号。

DisplayPort 1.3 HBR3 在不断增加的带宽基础上可以支持现今显示设备不断提升分辨率,包括以一条数据线无压缩地支持 60Hz 刷新率、24bit 色深的 5K×3K 显示,这是目前 Thunderbolt  还无法实现的。

与 Thunderbolt 整合快速 PCIe 数据接口和 DisplayPort 信号一样,USB 3.1 Type-C 则能够将 2008 年推出的 mini DisplayPort 接口和 USB 信号整合,让 Type-C 适用于低端、高便携性的设备上,比如 MacBook Air。

另外 USB 3.1 Type-C 支持新的 USB Power Delivery 2.0 规格,实现高达 100W 的供电,比 Thunderbolt 更强。新规格不仅支持新接口在没有独立变压器和电缆线的情况下给硬驱供电,同时也能给设备自身供电。

上述特性让 USB 3.1 Type-C 成为非常适合于 MacBook 的选择,但是如果在新接口和适配器之间,苹果不提供 MagSafe 连接,那么用户将再也无法享受其简便的断连特性了。这样用户给 MBA 充电的体验就无异于给 iPad 或者其他 iOS 设备充电。不过 iPad 的设计是在没有电源线的情况下使用,但是 MacBook 不一样,接入时表现更强,在不执行任务时会进入低功耗模式。

新款 MBA 会具有更高级的电源管理性能,减少没有 MagSafe 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一个接口上整合 DisplayPort、USB 以及更快的数据和电能传输性能,虽然这会将可用性复杂化,出现诸多限制,但是更小、用途更丰富的接口则能够后进一步凸显 MBA 的便携性,让其和 MBP 的区别更加明显。

标签: 新款 苹果 MacBook Air 为何 要用 USB Type-C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