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为多比特量子计算奠定基础 中国实现“最快”量子控制

趣科技 2016-10-27 10:40:11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杜江峰院士团队近期在量子控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成员荣星、耿建培等人在固态自旋体系中实现时间最优量子控制。日前,国际物理学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杜江峰院士团队近期在量子控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成员荣星、耿建培等人在固态自旋体系中实现时间最优量子控制。日前,国际物理学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量子控制是现代量子科学的基础,在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时间最优”则是一种科研表述,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最快”。而“时间最优量子控制”,则是寻求将量子系统在最短时间内驱动到目标状态,比如做到“又快又多又好”的量子比特操作,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量子计算。

中国实现“最快”量子控制:为多比特量子计算奠定基础

从2007年开始,国际学界不断寻求时间最优量子控制,但到2015年为止,实验研究还只局限于单量子比特系统。

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精确量子控制的实验研究,他们曾在2014年实现了精度高达0.996的单比特量子操作,随后实现了达到容错量子计算要求的普适量子逻辑门。

近期,杜江峰团队与知名量子学者王晓霆博士合作,将求解时间最优控制问题的理论方法与具体的量子物理体系相结合,发展了实现普适量子控制的时间最优控制方法,并在金刚石NV色心体系上实验实现。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比特还是两比特量子操作,不仅操作精度高达99%,而且操作时间比常规方法显著缩短。

据介绍,这项研究证实了以时间最优的方式实现精确量子控制的可行性,为多比特量子体系的时间最优控制奠定了基础。这意味着未来量子计算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实现更多的高精度量子逻辑门,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标签: 量子 为多 比特 计算 奠定 基础 中国 实现 最快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