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唱片公司怎么办? 互联网主导音乐产业之后

业界动态 2016-01-11 16:42:05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抹带”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用过的磁带放到录音机里,抹去旧的内容,同时录上新的

“抹带”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用过的磁带放到录音机里,抹去旧的内容,同时录上新的。

“抹带”在我这一代人(70后85前)的音乐生活里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大量消费磁带,于是就不免会出现大量闲置资源,最夸张的时候,我家里抽屉全塞满了磁带;又因为内容匮乏,我不得不通过“抹带重录”来获取自己喜欢的歌曲。比如,我经常会拿一些不喜欢的港台专辑来“翻录”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曲。

在抹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搅带”的情况,有时候我不得不把搅断的磁带用502或透明胶接上,继续抹。

这些事情,对于90往后的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在信息大爆炸里成长,被MP3惯大的一代人根本无法想象磁带生活的匮乏和有趣。实际上,从85后开始,磁带消费就渐渐式微了。CD的不可复制让“抹带”成为一种古老的回忆,音乐传播介质的进化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互联网主导音乐产业之后,唱片公司怎么办?

再后来,连CD都作古了。2000前后,MP3兴起,下载不但把磁带和CD的命都革掉了,还把音乐行业推向崩盘的边缘。

2004年,我大学毕业,进入音乐媒体工作。我当时绝对想不到,那一年竟然是全球唱片业崩盘的起点。

2004年,尽管全球实体唱片销量下降了1.3%,却是21世纪以来最好的表现,为此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非常兴奋,时任IFPI主席的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对媒体称,这是个好兆头。弦犹在耳,隔年,实体唱片销售就急转直下,以逐年两位数的速度快速下滑。

iTunes被认为是“罪魁祸首”。作为乔布斯留下的最杰出成就之一,iTunes在2003年上线之后,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毁掉了一个传统行业。2013年,iTunes上线十周年之际,CNN做了一篇“触目惊心”的报道,标题叫“iTunes如何碾压音乐销售”,报道中给出的图表显示,2004年,iTunes取得收入的同时也正是实体唱片滑坡的开始。

在国内,音乐行业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甚至更糟。国内传统唱片业从未获得充分发展,游戏规则还不健全就开始遭受互联网时代的碾压,结果只能是“一地鸡毛”。

2004年到2010年可能是中国音乐行业有史以来最混乱的时期。

2004年,初出茅庐的林俊杰凭借第二张专辑《第二天堂》在国内卖出百万,被唱片公司津津乐道;湖南卫视举办了第一届“超级女声”,拉开了中国音乐选秀时代的序幕,并在第二年制造了李宇春这样一位超级偶像;中国移动首次推出彩铃业务,第二年就创造了34.23亿元的收入,庞龙的《两只蝴蝶》一年下载收入高达2.4亿;酷狗音乐盒上线,如今已经成为国内用户量最大的互联网音乐服务之一。太合麦田旗下歌手朴树的专辑《生如夏花》举办发布会,宣布正版销量突破50万。

然而……2004年的多方躁动,并没有给中国音乐带来光明前景,反而到2010年前后,只剩“一片狼藉”。

2010年,林俊杰前两张专辑背后的发行商星文唱片老总刘思齐做客网易音乐称,五年前林俊杰唱片还能卖到百万,现在连周杰伦都卖不出了;4月,中国移动无线音乐运营中心总经理李向东失踪,疯狂的彩铃时代终结;9月,“快乐男声”在“无争议、无话题、无毒舌”的情况下收官,谢娜微博评论“选秀时代早结束了”;2011年,太合麦田宣布李宇春约满后不再签歌手,宋柯说“唱片已死”。

2012年1月,原太合麦田CEO宋柯的烤鸭店开张,媒体称这标志着中国唱片业已经全面崩盘。

就在中国唱片业全面崩盘的同时,互联网也在悄然“抢班夺权”。

2012年底,阿里巴巴收购虾米(次年1月正式宣布),资本开始尝试从网络端推动音乐产业变革。2014年,虾米音乐人发布了“中国第一张互联网唱片”《寻光集》,其录音、制作、MV拍摄和宣传的投入号称超过传统唱片公司。

到2015年,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为新音乐产业建构的绝对主角。

2015年3月,海洋音乐、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合并成“新海洋”,并收购了多家唱片公司;4月,QQ音乐为张学友举办发布会,宣布歌神新专辑通过QQ音乐付费下载超过30万张,多年未见的“白金唱片”又回来了;同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昔日唱片界翘楚高晓松、宋柯正式加盟阿里音乐,何炅也在年底入职。

相比之下,2015年欧美互联网音乐的并没有那么惊心动魄。虽然Adele的新专辑销量堪比“神迹”,但没有人会怀疑,未来属于音乐流媒体。

尤其是Apple Music的上线,更是音乐流媒体的“定心丸”。作为一个完全付费的音乐流媒体服务,为Apple Music对于行业来说,其意义要远大于Adele的“神迹”。也因为Apple Music的存在,让互联网音乐的付费前景突然变得明朗起来,从国外媒体传来的消息,包括YouTube、Vevo和Pandora等在内,都把2016年的战略方向放在了“付费”上。

音乐流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促使行业内部进行结构重组。一些基于互联网思维创办的公司正在表现出比传统公司更有活力的一面。其代表就是Kobalt,这个2000年成立的新型版权公司,已经成功跻身版权五强,而且他们正在以一些新的思路继续冲击传统版权公司的市场。

不过,与中国互联网音乐市场一样,欧美互联网音乐市场也在向苹果、谷歌、亚马逊等巨头倾斜。苹果和谷歌就不说了,亚马逊的音乐流媒体服务是2015年欧美音乐流媒体的一匹黑马。已经有媒体预言,像Spotify这样的单一服务公司很难跟苹果和谷歌等综合型科技巨头竞争。

十年过尽,站在互联网巨头之争渐成新音乐产业主旋律的节骨眼上,我们发现,尽管过去十年来音乐行业哀鸿遍野,但音乐的“流”化并没有杀死音乐,只是帮音乐换了个姿势继续血拼。在介质革命完成了差不多之后,互联网开始主导新音乐产业的重建,传统唱片公司基本边缘化,未来音乐产业的格局初现端倪。

这一切,就像是“抹带”一样,旧的内容抹去了,新的内容正在重新录上。

微信搜索“站长搜索”关注抢6s大礼!下载站长搜索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标签: 唱片公司 怎么办 互联网 主导 音乐 产业 之后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