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电信通讯

5G时代,你了解“搜商”吗?

电信通讯 2021-06-28 12:39:50 转载来源: 大J小D

    这几天高考放榜,报志愿开始,过来人又开始了“天坑”专业和“王牌”专业的新一轮科普,各有各的说法。  回想我们这代人,当年选专业的时候,除了问家人朋友,能有个百度做参考,已经消息灵通了

  

  这几天高考放榜,报志愿开始,过来人又开始了“天坑”专业和“王牌”专业的新一轮科普,各有各的说法。

  回想我们这代人,当年选专业的时候,除了问家人朋友,能有个百度做参考,已经消息灵通了。

  然而到了5G时代,信息爆炸却并没有让事情好转,想找到准确实用的信息,想得到明确的答案,好像更难了。

  不要说选专业,哪怕眼前我们给孩子找个靠谱的兴趣班,甚至是红屁股怎么办这种简单的事情,如果你不会搜,就很可能迷失在一箩筐靠谱不靠谱的信息里。

  信息年代,我最大的感悟是,“搜商”(而不是情商、智商、逆商),是21世纪,最重要的商。

  

  1

  最厉害的“商”

  大家不要觉得,搜商就是大人的事,其实有一些幼儿园已经在从小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了。

  PBL(项目制学习方式)就是很好的搜商锻炼的体现。

  小D幼儿园执行活动时,老师就会说,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记忆很多知识更重要。

  当时还给他们这群小孩讲过一个段子(不知道真假哈),说的是,别人问爱因斯坦,你知道光速是多少吗?

  爱因斯坦回答说,我不需要知道,如果我需要这个知识,我去查一下就好了。

  老师告诉孩子们,并不是说不需要记忆背诵知识,但是只通过记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大脑的大部分时间应该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记忆。

  更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定义问题(也就是找到搜索的关键词),然后通过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且这些答案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想想的确如此啊。 互联网把地球变平了,也出现了信息过载。

  5G时代下,决定每个人成就高低的,不完全是智商情商逆商,而是搜商了(SQ,Search Quotient)。

  我个人最喜欢黄泰山老师给出的搜商公式: SQ=M(s) X IQ X EQ,SQ=搜商。

  其中M(s)=Mind(sourcing)搜寻意识,IQ=智商,EQ=情商。

  这个公式里我们可以看到,搜商是和智商和情商成正比的,但更加关键的是,需要有搜寻意识。

  搜寻意识是思维模式,更加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方法, 毕竟,生活中真的有太多人,把知识嚼碎了喂到嘴边,还不一定知道张口。

  2

  如何提高搜商

  那接下来,我就想和大家聊聊,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和孩子一起共同提高搜寻意识。

  

  1、先理解,再记忆

  如果一个人有很强的搜商,那么他其实不需要完全记住内容,但他要知道关键内容在哪里,等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通过查找来解决。

  这就意味着我们仍然要读书学习,但我们可以先理解,而不是先记忆。

  我以前分享过自己是如何做读书笔记的。

  有不少朋友和我说,也开始做读书笔记,看我的文章也会记录,但每次都是大段大段摘抄,觉得什么都无法割舍。

  结合到“搜商”这个话题,我就意识到,我们每个人读书时都会同时做两件事:记忆和理解。

  而大部分人的智商是无法达到同时完成两件事的,于是很多人读一会就累了,甚至还会出现大脑过载,结果“前读后忘”。

  这个本身就是体现了“搜商”的缺乏。

  

  要提高搜商,就需要从“死记硬背”学习法转变成“知道在哪里“学习法。

  比如,我带着小D读绘本读诗歌,我一开始的目的不是她能复述故事,背诵诗词。

  我和她聊对于诗词的感受,对于故事的看法,我们彼此总结诗词和故事的大意,提炼核心关键词是什么(也就是具体讲了什么)。

  把简单的事情结构化,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通过这样的梳理,相当于就是在我们大脑中形成了“关键词”。

  有时候通过这样的提炼,大脑自然而然记住了;有时候大脑无法记住,那么也没关系,因为下一次需要调用时,关键词就浮现了,我们“搜”一下就好了。

  这就好比我看了很多很多育儿书,你让我真的说出育儿里程碑、某某流派核心,我只能说个大概,但我基本上都能知道这个关键词是什么,哪些书里可能有答案。

  而且更加关键的是,我读过的书都是真正理解的,也就是我知道这些书能为我解决什么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得书越多越不会出现“怎么办,那么多记不住”的焦虑。

  

  2、从实践中提高

  很多人遇到难题时,第一反应是“能不能推荐几本书,我需要再学习学习”。

  但要提高搜商,反而是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框架后,从“做中学”。

  我在有了女儿第一年看完了育儿书后,接下来不管是自己遇到育儿难题,或者你们公号留言提问也好。

  每当我“不知道”时,我第一反应并不是,我继续再读几本书吧,这是和大部分人的认知很不同的。

  我反而先会问自己,我已经掌握的知识是什么?要解答这个问题,除了我已知的,还有哪些是我需要了解的新知?

  通过这样的提问,我就进一步聚焦自己的需求,也就能够锁定可能的关键词,去找到更加精确的知识。

  尽管最后我也会继续读书,但这时我读的书就更加符合我的需求,自然更加读得进。

  而读完立马可以解决问题,我的读书动力就更强,进入了一个正向反馈的循环。

  

  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引导他们学习的内容,必须是从他们已知的感兴趣的领域拓展。

  最有效的学习途径就是;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投入到实践活动中,然后发现了问题进行调研学习。

  想了解PBL实践方法,可以戳这篇旧文回顾

  3、批判性思维

  光会搜索了,是不是就是搜商很高呢?并不是。

  因为通过搜索,我们可以发现千万条信息,而且有一些还会是谣言。因此培养批判性思维,可以学会辨别信息,就是搜商的护城河。

  推荐一个我自己经常用的CER模型。

  

  •   证据来源是哪里?靠谱吗?(Claim)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假新闻把戏,但也是大家经常会忽略的。一般可靠的新闻源都会标注很清楚,这些证据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抓住了大部分人直接看结论的阅读习惯。别的不说,大家看育儿文章也是习惯,直接告诉我结论,告诉我怎么做,对吧。

  

  •   引出结论的证据可靠吗?(Evidence)

      

  证据不能光看有没有标注来源,我知道有一部分人阅读习惯就是,只要看到“引用”,就默认是靠谱的,而不去追溯一下,这个引用出处是否可靠。

  

  

  •   推导过程是否合理?(Reasoning)

      

  接着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些证据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有没有例外?

  大部分假新闻就更擅长调动我们的情绪,而当我们去思考推导过程,就会

  有意识地引入思考,回归理性。

  “教育不是学习事实,而是学会如何思考”。

  对孩子来说,我们可以简化成一个游戏--“这是真的吗?”

  比如,小D在和娃娃玩睡觉游戏,然后跑过来向我“炫耀”时,我就会问,“每个人都要睡觉,这是真的吗?”

  当然可以是真真假假的问题搭配着问,只不过对于真的问题,我会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人在睡觉的?”。

  然后看看小D的回答,比如她就会说,“头靠在枕头上眼睛闭起来就是在睡觉”。

  这个提问就是在帮助孩子养成对证据真假的质疑。而后面追问的问题,其实就是在锻炼孩子的推导能力。

  

  “Where is the wisdom we have lost in knowledge? Where is the knowledge we have lost in information?”

  我们在知识中失去的智慧在哪里?我们在信息中失去的知识在哪里?

  这句话的本质就是关于搜商缺失的灵魂叩问。

  今天这篇关于“怎么搜索“其实没有讲完,但也许那些“未完待续”,就是我们每个人实践自己搜商的开始。

  (当然,如果需要,也可以给我留言,我单独写一篇如何搜索的方法论)

  大J叨叨叨

  周末你们过得怎么样?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样,我每个周末都觉得好累啊,直到周一上班,感觉才能缓一缓。

  不管怎样,新的一周我们继续加油了啊。

  觉得文章有启发

  记得点赞鼓励

标签: 5G 时代 了解 搜商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