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一座井头山跨越八千年

趣科技 2020-06-03 10:17:06 转载来源: 光明日报

8000年前的东南沿海先民如何生活?河姆渡文化之前的宁绍平原是怎样的存在?如今,人们在宁波余姚井头山南麓8米深的地下找到了线索。5月30日,井头山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宁波余姚举行

8000年前的东南沿海先民如何生活?河姆渡文化之前的宁绍平原是怎样的存在?如今,人们在宁波余姚井头山南麓8米深的地下找到了线索。

5月30日,井头山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宁波余姚举行。会上宣布,井头山遗址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取得了突破性收获,不仅将宁波地区人文历史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往前推进了1000多年,还为早期人类适应海洋、开发海洋的生业模式研究和自然环境的演变进程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中国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井头山遗址位于余姚三七市镇,经过碳14测年,确定距今8000多年,是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处海岸贝丘遗址,也是浙江首个贝丘遗址。考古现场整理出10多处生活遗迹、数百件可登记遗物、海量的贝壳遗存以及鹿角、稻谷等其他动植物遗存。

一座井头山,跨越了8000年的古往今来。

再现沿海先民渔猎耕作的生动场景

在余姚井头山南麓一待建厂区,井头山遗址深埋于此。2013年年底土建地勘时,工人在钻孔泥芯内发现了海生贝壳、动物骨头和陶片、残骨器等遗存。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在这里开始了勘探。最终,这个文化堆积埋藏深度5至10米、南北长80至100米、东西宽60至80米,总面积8000平方米的遗址被揭开了面纱。

“经过确认,井头山遗址是已知我国沿海地区埋深最大的遗址,突破了学界以往对东南沿海地区史前遗址的分布时空及其规律的认识。以海洋贝壳为主的堆积和陶片的特征显示,这也是浙江省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史前贝丘遗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介绍。

2019年9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联合在井头山遗址进行了第一阶段8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

至今,井头山遗址已发现灰坑、食物储藏坑、烧土堆、烧土坑、器物加工和食物处理点等生活遗迹10多处,可较清晰地复原出8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特征。

在遗址附近搭建的临时库房中,考古人员将出土遗存进行了分类放置。在动物遗存中,有梅花鹿的鹿角、狗的头骨、猪的下颌角等。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上百筐各类贝壳遗存,包括蚶、螺、牡蛎、蛏、蛤、蚝等,这说明8000年前的宁波先民已经开始享用丰富的海鲜大餐。

遗址中还发现了早期稻作遗存。从出土的少量炭化米、稻谷壳、水稻小穗轴中,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先民已经开始种植、进食大米。

这群先民不仅会吃,更懂得变废为宝。他们将一些吃剩的贝壳打磨成贝器,用作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出土遗存中除了大量贝器以外,还有少量陶器、石器、木器和骨角器等。考古人员发现,一些工具在制作工艺上有一定的先进性,比如用于安装石斧的菜刀形木柄、用于安装石锛的“7”字形木柄。

种种遗迹遗存表明,井头山先民的生业方式是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狩猎和早期稻作农业。

重新定位宁波人文起源的时空坐标

经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等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测定,井头山遗址的年代最终被确认在距今7800至8300年之间,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

河姆渡文化在长江流域乃至整个南中国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江南湿地稻作农业文明的发端,也是湿地稻作农业与传统采集、狩猎互为补充的复合式生业模式的源头。1973年,河姆渡遗址首次发现于余姚的河姆渡镇,确立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文明摇篮的崭新史观。之后,在河姆渡文化核心区,先后发掘了鲻山、田螺山等重要遗址。

“这次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宁绍平原史前考古年代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也将宁波地区人文起源的历史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再往前推进了1000多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

不仅如此,井头山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赵辉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遗址还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海侵时间与过程、中国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相互作用的人地关系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难得的案例,为全新世早中期海岸环境和海平面上升过程树立了精准的时空坐标。

“这个遗址就是展示8000年前海平面高度的最直接的证据。考古比海洋环境研究、地质钻探研究还要直接。通过考古发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时候海水到达哪个层面。”刘斌说,虽然现在遗址距离海边30多公里,但证据显示,8000年前这里就有海水痕迹,“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木器保存状态非常好,这种有机质只有在饱水状态的遗址里才能够完美保留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因井头山遗址埋藏较深、地质特殊,此次发掘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考古技术,以确保人身和文物安全。发掘前,工作人员在遗址内预建了钢结构围护的发掘基坑。基坑东西长50米,南北宽15米,内部按照5×10平方米的规格布方,共750平方米。6米以上淤泥在基坑施工中用机械挖除外运,6米以下淤泥和文化堆积按照野外操作规程逐个探方逐层下挖清理。

刘斌表示,此次钢结构围护基坑的成功运用,是对深埋遗址考古发掘进行的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在沿海地区史前遗址考古中具有首创意义。

为探索河姆渡文化源头提供重要材料

此次发掘的井头山遗址距离河姆渡文化核心区——田螺山遗址仅1.5公里。

考古专家组认为,紧邻的两址其文化面貌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比如井头山出土的陶器以釜、罐、圜底器为主,少量圈足器,不见三足器。这与河姆渡文化陶器的基本器形和小耳状、鸡冠耳状扳手等细部装饰虽有一些相似但差异更大。井头山陶器的纹饰普遍为绳纹、方格纹,有一定数量的红彩(衣)和黑衣,制作工艺则以泥条叠筑加拍打成型、慢轮制作痕不明显,具有鲜明的自身文化特征。

“井头山遗址的文化遗存,展现了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左右、生活在余姚地区先民的生活状态和生产技艺水平,可以说是河姆渡人的‘祖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认为,一直以来,河姆渡遗址是反映六七千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最真实、全面的一扇窗。如今,井头山遗址又为人们打开了更早的一扇窗。

河姆渡之前的浙东南文化谱系,因线索有限一直不被了解。井头山遗址的发掘则填补了这段文化空白。刘斌说:“对河姆渡文化的来源、早于河姆渡文化的遗址分布情况等有了一个全新认识,并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干杉杉)

标签: 一座井 头山 跨越 千年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