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最终要姓孙?乐视致新和影业注入乐视网或成必然

互联网 2017-07-11 09:01:14 转载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乐视的变与不变) 编者按乐视的故事总是不断演绎着,如今却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一方面融创中国入股“乐视系”后,股权、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变数,另一方面,贾跃亭专注于乐视汽车业务,能否带动乐视汽车跑起来?这都是未来乐视面临的变局。然而,对于乐视来说,整个乐视系面临的债务以及业务问题,是其当下最直接的困扰因素

(原标题:乐视的变与不变)

编者按

乐视的故事总是不断演绎着,如今却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一方面融创中国入股“乐视系”后,股权、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变数,另一方面,贾跃亭专注于乐视汽车业务,能否带动乐视汽车跑起来?这都是未来乐视面临的变局。然而,对于乐视来说,整个乐视系面临的债务以及业务问题,是其当下最直接的困扰因素。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乐视系”总资产约为670亿元,总负债为630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00亿元,整个体系亏损高达97.3亿元。其中手机为最大亏损源,约亏损56.6亿元,其次是乐视体育亏损26.3亿元,还有一直烧钱的乐视汽车亏损13.4亿元。正是由于不少业务的亏损,使得乐视体系面临债务风险,供应商持续追讨欠款,资产及股权遭冻结。当然不少金融机构深陷其中,在贾跃亭的超百亿股权质押融资中,2016年11月的数据显示有15家机构在其中,目前仍然有不少机构未解押。

【乐视网的三次估值变化:从“粮仓”到操盘者迷局】

导读:“调整乐视网估值,机构出于理由可能一个是对重组前景的不看好,再就是对乐视网整体前景的悲观。而复牌后股价若真出现下跌,重组过程中募集配套资金发行股份数也将变化。”华南某券商一位策略分析师表示。

本报记者 饶守春

实习生 杨洋 北京报道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当“乐视系”处于资金危局之中时,虽具备全体系最优质资产的乐视网(300104.SZ),依然无法避免被波及。

7月10日,包括国泰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在内的两家公募,同时宣布对乐视网进行估值下调,调整后估值为22.37元/股,也即参照停牌前的收盘价连续下调3个跌停的价格。两天前,已有嘉实基金、中邮基金和易方达基金3家公募率先下调乐视网估值。

自2010年8月登陆A股以来,乐视网在发展至今不到7年时间里,经历了从最初的暴涨到暴跌,随后又再度重复这一变化的过程。而伴随着乐视网每次估值的剧烈变化,反映的是其自身、贾跃亭、乃至整个“乐视系”发展中的重大转折。

然而,随着贾跃亭先后辞去乐视网全部职务后,这家最初以“视频网站第一股”扬名的企业,由前者打下的烙印正日趋淡薄。

虽然“裸退”后的贾跃亭仍保持乐视网控股股东的地位,但随着后者董事会扩员,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将进入后,二者的“一进一退”,令谁是上市公司操盘者的迷局,愈发模糊却又清晰。此外,一直“难产”的乐视影业注入的重组事项,也许将在未来左右这一迷局的最终结局。

从“世界之巅”到濒临爆仓

乐视网的估值变化史,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的是整个“乐视系”的发展史。

2010年8月,顶着A股“视频网站第一股”的乐视网,以公开发行股票25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亿股,发行价格29.20元/股,募集资金7.3亿元,最终登陆创业板。

上市之初,尽管号称“中国最大的影视剧互联网发行门户及中国领先的3G手机电视门户”,乐视网在市场上最初的一段时间却并不引投资者注目,股价也一直未有明显的变化。这一点从上市之初的公募驻扎数量可窥一二。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0年末,仅有5家基金公司的8只产品持有乐视网共计不足200万股,所持股份也仅占流通股比例不到8%。

然而,尽管乐视网股价一直稳妥上升,但第一次出现估值变化的时间却是2014年前后。那一年,乐视网不仅从业绩上开始大幅增长,营收从2010年末2.38亿元增至2014年底的68.19亿元,贾跃亭也就此开始了“乐视系”的“生态化反”之路,并首度提出了造车、手机和电视等一系列计划。在此两大利好消息的影响下,“发现乐视”成为投资者的年度关键词之一。

这一年,乐视网股价从2013年中旬的20元/股,涨至2014年底的32元/股,其间更一度触及55元/股;这一年底,共有43家基金公司持有乐视网。

不过2014年下半年,曾是乐视网乃至整个“乐视系”生死攸关的一个节点。彼时,贾跃亭被爆出滞留海外多月,一直未归。当时,“乐视系”对外给出的解释是贾跃亭在海外洽谈包括超级电视、影视等业务。

7月10日,一位中小投资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2013年乐视网股价仍只有20多元时,曾有人向其预测并推荐股价能破30元,但被他一口回绝,理由则是“一个视频网站怎么有投资价值”。

但随后的变化令其后悔莫及,乐视网不仅一路上扬,在2015年后更是带来第二次估值变化,并因此登上“世界之巅”。

从2015年1月1日到5月12日,乐视网股价从最初的不足33元/股涨至最高的179.03元/股,涨幅达4.5倍。

乐视网股价的大涨,也就此使其成为贾跃亭“粮仓”,后者通过股权质押、减持等一系列手段进行了融资,资金最终被用于此后引发危局的非上市体系和汽车业务。

一位长期跟踪乐视网的机构投资者表示,乐视网股价2015年的暴涨,客观上肇始于2014年下半年的A股“大牛市”,使得乐视网这样的稀缺科技企业获得资本青睐,股价扶摇直上;主观上则是2014年底贾跃亭的归国,令投资者看到乐视网平稳发展的基础,增添了信心。

不过,2015年下半年的调整,也使得乐视网股价随后出现大幅波动,但在考虑向前除权问题后,整个2015年乐视网股价仍有2.65倍的涨幅。

2016年则是乐视网遭遇的第三次估值变化,这一年尽管因乐视影业的重组而停牌半年,但复牌后其股价并未出现明显提振。而在该年11月,也即贾跃亭主动披露“乐视系”存在资金问题后,叠加乐视影业注入的中止,股价更是一路阴跌,由此股权质押爆仓风险的警报便一直未得到解除。

虽然2017年1月,孙宏斌携巨资入股“乐视系”,但单就乐视网股价而言,并未有明显提振作用,风险仍一触即发。而为了继续推动上述乐视影业的重组,4月14日后乐视网又再度开始了长期停牌。

“姓贾还是姓孙

尽管前有孙宏斌的巨资驰援,后有停牌筹划乐视影业的二度重组,但自今年4月以来,围绕在贾跃亭及“乐视系”身上的资金困局,并未就此消失,而仍不可避免地继续殃及乐视网。

在乐视网宣布停牌后,先是5月下旬贾跃亭宣布辞去上市公司总经理,改由负责超级电视的乐视致新总裁梁军负责,第一次引发乐视网“姓贾还是姓孙”的问题;后是在6月底召开的乐视网2016年度股东大会上,贾跃亭再度对外界透露出了资金危局并未缓解的消息。

“这次的困难出乎意料,面临资金风波,公司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决策上也犯了一些错误。”彼时,贾跃亭如此表示。

而进入7月后,围绕在贾跃亭身上的事态发展更加严峻,资产冻结、股权冻结、辞去乐视网的所有职位接踵而至。

7月6日,乐视网公告称,贾跃亭将辞去公司一切职务,仅保留控股股东一职,同时董事会将扩员至8人,梁军、张昭(乐视影业创始人兼总裁)和孙宏斌将被提名进入。

上述乐视网的变化,使得乐视网“姓贾还是姓孙”的问题二度出现,且相比于第一次出现时的情景,这一次的变化似乎使得迷局变得更加清晰接近结果。

尽管从董事会席位中看,改选后的乐视网董事会将有8名成员,其中2名直接为融创中国人员(其中刘淑青握有否决权),3名“乐视系”人员以及3名独立董事,但考虑到新进的梁军、张昭二人更符合职业经理人的特点,以往由贾跃亭主导的董事会,形势或已改变。

而再从乐视网目前的股东角度而言,贾跃亭直接和间接共计持有上市公司26.26%股权,为第一大股东,但在股权被冻结后,一切结果的出现或均在一瞬之间。

此外,北京一私募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在整个乐视控股上市体系中,乐视致新、乐视影业全部注入乐视网是必然的,而当整个交易全部完成后,融创中国最终持有上市公司的比例将是个谜题。

“通过对重组方案的设计,改变乐视网的股东持股比例是可行的。”该私募高管表示。

根据今年1月的入股协议,融创中国持有乐视网8.61%股份,还分别持有乐视致新33.5%股权和乐视影业15%股权。

但根据乐视网最新的公告显示,融创中国目前持有乐视影业的股权比例已经达到21%,距离第一大股东乐视控股的21.81%仅一步之遥。

值得注意的是,7月8日-10日,多达5家公募对乐视网估值进行了下调,最低则为易方达基金的22.05元/股。

“调整乐视网估值,机构出于理由可能一个是对重组前景的不看好,再就是对乐视网整体前景的悲观。而复牌后股价若真出现下跌,重组过程中募集配套资金发行股份数也将变化。”华南某券商一位策略分析师表示。

此外,7月10日,融创中国以632亿元收购万达集团旗下文旅、酒店等资产,但其中还提及双方同意在电影等多个领域全面战略合作。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但能否给乐视影业带来合作机会,提供了想象空间。”上述私募高管表示。

(编辑:张星)

【注入上市体系再推迟 乐视影业去向何方?】

本报记者 吴燕雨 北京报道

对于成立6年的乐视影业而言,融创入股的这半年可谓一直处在风暴中心。

7月6日晚,乐视网公告称,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延期复牌,自7月18日起停牌不超过3个月。这意味着从2014年12月开始的乐视影业注入上市公司,将再次推迟。

半个月前的上海电影节上,乐视影业创始人张昭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己对上市无所谓,“让股东们去决定吧”。但命途多舛的上市伴随着的,却是避不开的业绩压力、股权变更和战略调整。

虽然张昭对乐视影业的战略有过多次调整,但这次,乐视影业面临的除了自身,或许还会有公司“易主”融创后可能带来的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融创持有乐视影业21%的股权,仅次于乐视控股的21.8%。而今年4月的股权质押,让乐视影业的股权结构至今不清晰。

4月12日,乐视控股将乐视影业1.8亿股质押给融创;不过,记者查询获悉,其中一笔5020万元的股权质押目前显示为“注销”状态,另外21.8%目前显示继续由乐视控股持有。

作为被称为“乐视系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乐视影业会出现哪些变化?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融创目前派了一位财务人员进驻,业务层面还没有任何改变。而与乐视其他业务不同,影业的团队相对稳定,目前还维持在500人左右。

转型IP运营

为什么是乐视系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

实际上,作为五大民营电影公司之一,乐视影业是最早试水互联网电影的公司,成立不久就跻身五大。去年,整个电影圈进入寒冬,增速大幅放缓,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乐视影业去年主出品电影票房19.88亿,主发行电影28.19亿,票房成绩在五大中位于第二,增幅第一。

同期,光线主出品电影票房55.96亿、主发行57.3亿;博纳影业主出品电影票房31.05亿、主发行11.18亿元;万达电影主出品电影票房18.11亿;华谊主出品6.07亿、主发行1.92亿。

在选片和宣发思路上,张昭一直以来贯彻的互联网分众体系,在多部影片的实践中已经成型。如今,在其他互联网电影公司的战略中,都将“分众”放在了重要位置。

如《高跟鞋先生》、《小时代》、《28岁未成年》等一系列分众电影虽然在大众范围内没有得到好口碑,却在票房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年初,乐视影业宣布其2016年“片片过亿”,张昭更是在年初融创入股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己进入了成立乐视影业后最笃定的状态。

6月19日,张昭宣布乐视影业将从一家电影公司、转型为以用户为中心的IP运营公司。IP文本形态不局限于电影,还包括自制剧、动漫等,而张昭将全权负责乐视所有的内容。

至此,乐视影业完成了转型,即“传统电影+互联网”转变为互联网电影公司。其公布了12个IP,包括《影》、《奇门遁甲》、《刺局》、《爵迹2》等。

在经历近一年的转型,付出的阵痛在今年开始体现,上半年,乐视影业仅出品《熊出没奇幻空间》(票房收入5.23亿)、《猪猪侠之英雄猪少年》(4570万)、《吃吃的爱》(2749万)、《冈仁波齐》(8607万);而这种状态下半年或许会继续。

另一条业务线:中美合拍片在去年完成了布局。去年年中,乐视影业在洛杉矶成立新“乐视美国影视公司”,前派拉蒙影业总裁亚当・古德曼担任总裁;年底,第一部中美合拍片《长城》上映,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乐视影业开始的时候起步不错,中间的发行也有不错的表现。现在的问题比较麻烦,但还是资金的问题。”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而多位业内人士均对记者表示,以互联网电影公司的维度来看,乐视影业是领先于同类公司的,也有不错的成绩。

融创的站台

按照上述股权结构,如果股权变更完成,融创将成为乐视影业绝对的第一大股东。按照年初以10.5亿入股15%计算,乐视影业估值为70亿,比此前计划注入乐视网给出的98亿估值相比出现下降。

同时,维持了2年多的“上市”之路频频受阻。2016年6月,监管层针对98亿估值问询;7月6日,原定于7月17日完成的注入也再次推迟。

除了票房成绩,财务数据仅限于2016年乐视网公告显示的部分业绩。2015年,乐视影业实现营业收入11.45亿元,较2014年的7.65亿增长49.72%;利润1.36亿元,较2014年的0.64亿增长111.28%。

去年,按照业内分成比例计算,扣除5%的专项资金、3.3%的营业税,其主出品影片19.98亿票房、最多可获得6.05亿元票房分成(按全额投资计算);发行影片共28.19亿票房,最多可获得3.67亿收入(按唯一发行方计算),即乐视影业从票房收入中可获得最多8.65亿的收入。

按照影视公司的一般收入逻辑,票房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光线传媒电影及衍生品去年占收入71.28%、华谊兄弟占比73.12%);乐视影业去年总收入可能在17亿左右(按50%占比计算)。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乐视影业成为乐视系为数不多的盈利资产。

或许也是看中这一点,孙宏斌对张昭表现出了极大的信任,甚至在上述发布会上亲自为影业站台,并给出了“不用担心钱”的承诺。

孙宏斌的肯定对于乐视影业而言,是资本对其价值的认可,乐视影业将孙宏斌看为“给养者”。在乐视目前的状态下,充足的资金才能完成更多的布局和业务拓展。

即便如此,财务意义似乎不可能构成融创入股、并增资的唯一原因。6月19日,张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未来与融创之间会围绕内容打造文化小镇、文化社区;在客厅经济里,可配备乐视的大屏生态,乐视影业则负责提供内容。

张昭并未透露更多融合的可能性。不过,影视小镇已经成为了多家影视公司的重要方向。如华谊兄弟去年的收入结构中,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收入2.57亿元,占比7.33%,同比增幅为362.34%。

7月10日,万达宣布拟以632亿元向融创转让13个文旅项目和76个酒店,这些业态中都包含有万达院线和电影院资产。而合作公告中也明确提出“双方同意在电影等多个领域全面战略合作”。

这似乎也从某种意义上预设了未来万达电影与乐视影业的合作可能。不过,一位接近上述交易的知情人士对记者分析,融创与万达之间的合作将主要集中在线下场景,其他的合作从目前来看还比较虚。

乐视影业与万达在《长城》已有过合作,但该片票房表现不佳。仅从双方的业务方向来看,万达主要打造电影生活生态圈、线下场景,与乐视目前则主要围绕IP运营和多渠道、多文本内容,似乎直接的交集并不算多。

不做内容的融创,“不爱看电影”的孙宏斌站台,之后能为乐视影业带来哪些价值和变化?显然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编辑:张星)

【贾跃亭豪赌乐视汽车:量产车与工厂建设 成为两大筹码】

本报记者 纪伟 北京报道

对乐视而言,今年7月注定是不平静的一个月,7月5日百度公布“Apollo”计划之后,次日乐视网公布贾跃亭辞去公司董事长一职,同时辞去其他相关职务,退出董事会,辞职后将不再在乐视网担任任何职务,紧追其后乐视超级汽车官微发布,贾跃亭出任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

当天,贾跃亭发布声明并解释称,离职以后将全力以赴实现FF91最快量产上市,而乐视汽车会按照既定的战略展开。

对此,7月10日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贾跃亭完全投身于汽车行业,能更好地解决乐视汽车现有问题。目前来看,研发问题一直是乐视汽车能否落地关键所在,对于乐视汽车工厂,国内工厂建设更为重要。”

众所周知,乐视之所以面临如今的困局与汽车板块的“疯狂烧钱”是密不可分的。6月28日在乐视网股东大会上,贾跃亭曾坦言汽车因素是资金问题的首要因素,也给乐视带来非常大的资金和资源的压力。

贾跃亭本人曾经预测,乐视造车至少需要400-500亿元的投资,即使将已经投资的100多亿元扣除,乐视还需要筹资约200多亿元。从目前乐视汽车资金来源看,除去在去年9月20日,贾跃亭公开宣布的乐视汽车10.8亿美元首轮融资之外,乐视汽车业务板块里贾跃亭个人也已投入100多亿元。

一位资深人士表示:“以目前乐视汽车的产业布局来看,即使贾跃亭孤注一掷乐视汽车,也未必能挽救乐视汽车的当前形势。”

同时,乐视汽车高层人才构架也频现问题,曾担任乐视超级汽车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丁磊出于个人身体健康原因已经离职,刚上任不久乐视超级汽车全球CEO张海亮也深陷离职传闻中,这也为乐视汽车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单打独斗”的贾跃亭如何让乐视汽车走出泥潭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FF91能否挽救乐视汽车

今年北京时间1月4日,在拉斯维加斯CES前夕,乐视战略合作伙伴法拉第未来公司(简称“FF”)正式发布了其首款量产车型FF91,并宣布2018年量产,但对于这款车,多位专家表示,FF91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按照乐视的计划,2018年实现量产难度很大。

目前来看,FF91还需要做许多工程性的开发,并且一辆车投产之前要进行各类试验,如耐久试验、疲劳试验、可靠性试验及适应性试验等,这都需要时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虽然该款车型在6月25日派克峰国际爬山赛中取得了11分25秒082、第40名的成绩,比2016年参赛的特斯拉Model S 90D快了23秒,但仍然需要融资10亿美元以支撑其2018年交付。

不可否认的是,FF91的确担负着对乐视接下来融资的导向作用,这笔10亿美元的资金成为关乎该款车型能否及时投产上市,但目前来看,乐视的资金困境直接影响到FF91的生存前景。

FF也面临最大问题仍是资金不足,在无法得到乐视方面持续输血的前提下,融资成为FF仅存的希望。据媒体今年5月底报道,FF正在积极会见潜在投资者,并聘请金融顾问筹划融资事宜,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10亿美元融资,主要融资目标是主权财富基金。

国内工厂建设正在推进

去年,FF的内华达北拉斯维加斯的汽车工厂曾多次传出拖欠工程款的消息,更在去年11月开始就出现停工,沙漠里占地5000亩的巨大厂区只是刚刚平整完土地。

不过,FF称,已于去年11月完成了一期工程第一阶段的地面平整建设。最近即将启动一期工程第二阶段,并将开始地面设施建设。期待通过规划,工程和施工方面的整合和调整,尽早完成一期工程,更快实现FF91量产的目标。

在今年2月,有消息称FF将产能调整到了年产1万辆,缩水后的工厂将在2019年开工生产。FF表示,根据计划,一期工程作为整个工厂建设计划的一部分,将会有机融入年内即将启动的二期工程地面设施建设。

回到国内,去年12月底,乐视超级汽车工厂项目开工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根据该项目启动时公布的信息,其工厂第一阶段占地约4300亩,一期工程将达到年产20万辆整车,并拥有汽车生产制造的四大工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以及电池和电动机等三电系统配套工厂,到二期工程完工后,工厂将具备年产40万辆的产能。总投资额为近2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6月21日探访乐视汽车莫干山工厂,整体来看乐视工厂厂房建设正在推进中,工厂外围有少许的工人,负责建设工厂公司仍是绿地集团。从工地外围看共有4台挖掘机,其中2台正在进行挖掘工作,但进度比较缓慢,纵观整个厂区,动工面积较小。

钟师表示:“贾跃亭既要处理FF研发问题,也要处理国内工厂建设问题。以目前乐视汽车资金水平,国内工厂建设更为重要。”(编辑:张星)

【变局中的乐视电视:业务增长承压】

本报记者 汪传鸿 北京报道

被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奉为乐视网旗下最优质资产之一的乐视电视业务,正面临内外部环境极大变化。

从外部而言,智能电视销量在今年上半年罕见负增长,面板等零部件价格上涨,则又挤压了乐视这类主打性价比厂商的价格空间;内部角度,乐视致新打破了贾跃亭时代的“七大业务”联动,例如重新收回了销售渠道,这意味着梁军团队需要承担更多的职责。

此外,包括乐视体育在内的非上市公司业务的撤离,使得乐视电视失去了部分内容以及会员体系上的优势。一位乐视致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其认为梁军截至目前主要是对公司进行了组织架构上的调整。但调整后的乐视致新能否延续去年下半年势头,目前来看仍不确定。

电视销量承压

毫无疑问,乐视电视业务背后的乐视致新业务,是孙宏斌入股乐视网时最看重的乐视优质资产。除了直接入股乐视致新,并亲自委任了该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并且将电视业务负责人梁军,“扶持”成为整个乐视网实际操盘手。孙宏斌还直言要将乐视上市业务对标美国在线巨头Comcast,后者目前市值超过1800亿美元。

一位熟悉乐视电视和家电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国内电视销量,呈现外资品牌强势之感,例如索尼、飞利浦等厂商销售情况增长明显。“目前整个智能电视盘子就那么大,一部分强势了,另一部分必然下滑。”,其指出从乐视今年表现来看有增速放缓的迹象,但仍可稳定在行业前十,“乐视电视在乐视过去半年风波中受到的影响相比手机等业务不算大。”

第三方家电数据统计机构中怡康给出的今年“6・18”当周彩电销售数据显示,乐视电视在今年“6・18”销售额表现同比去年下滑了57%,当周市场份额占比接近6%。总体来看,今年六月份发布的今年前五个月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线上彩电零售量累计同比一直处于下滑状态,总零售量总比下降7.8%。其中互联网电视平台首当其冲。

鉴于每家电视厂商在“6・18”这类大促活动中定价策略不同,“6・18”数据不能完全体现销售实力,但该周期内的表现仍扮演了风向标的角色。从今年“6・18”降价幅度和最终出货量来看,乐视今年主推的尺寸是在40英寸至45英寸,产品均价在2000元出头。

今年年初,乐视致新方面曾主动宣布:2017年将实现 “大屏智能终端硬件销量保700万,争800万台”,但当天乐视网方面则发布公告,称以上销量具有不确定性。7月10日,乐视致新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复称,乐视致新方面并未公布销量数据,待财报披露。

鉴于今年一季度财报并未披露具体子公司数据,从2016年乐视网年报来看,乐视致新以6.35亿元亏损成为仅次于乐视电商公司,乐视网亏损幅度最大的子公司之一。但梁军不以为然,早在去年年底,乐视致新声称将于2017年实现全年盈利,这句话也被写在了乐视网2016年度财报中。

但随着引入包括融创在内的新股东。在今年5月的一次新品发布中,梁军观点有所改变,“那个激进的乐视又回来了。”但随后梁军补充道,此“激进”并非称单纯进行补贴。在该发布会上,梁军的主题之一是,用户通过增加活跃度,可以获得免费的会员续期。而非以往的打包销售会员和电视。

无论乐视致新能否实现冲击800万的销售目标,过去三年连续销量翻番的乐视电视业务,在2017年势必是要降速了。也难怪乎,乐视今年将盘活已有存量用户当成一项尤其重要的任务。

重建渠道、内容短板

今年以来梁军在公开场合内多次强调,整个智能电视增长盘子并不乐观。的确,整个中国智能电视销售在今年上半年迎来同比负增长,其中甚至不乏传统品牌电视厂商销量也在下滑,而互联网电视品牌首当其冲。

想要“逆势”而上的乐视致新需要重建其线下销售渠道。“乐视的渠道来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梁军称,压力来自于智能电视行业整体负增长且包括面板在内的上游零部件成本上涨,以及其本人对于LePar此前发展并不满意。针对这一局面,梁军称将以网格化的方式重建LePar(乐视加盟式的线下零售渠道)。

据悉,目前乐视电视销售渠道大致分为三块:线上、国美苏宁以及各区域性连锁,目前这三个部分的渠道营收占比依次为30%、20%和50%。线上部分除了乐视商城,还包括占比同样不低的京东和天猫。

对于互联网电视平台而言,内容由于意味着流量因而至关重要。

“我们认为目前视频网站内容仅有两家半,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目前来看差距极小,另外半家是优酷:优酷自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以来加大了内容采购力度,但其在数据层面是否能见效仍需要等到明年上半年进行观察。”7月10日,一家互联网电视平台负责内容对接合作人士告诉记者,乐视视频在内容上并不具备绝对优势。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和乐视视频网站内容相比,此前来自乐视体育的内容才是其吸引消费者的关键。但随着乐视在此前陆续失去中超、亚冠等转播权,乐视体育会员含金量大打折扣。上述版权被包括PPTV在内的乐视致新的对手揽走。

随着执掌乐视影业的张昭加入乐视网董事会,其在大屏相关内容领域被寄予厚望。用梁军的话来说,“乐视影业绝对是乐视电视未来成功的一个关键中的关键。”

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张昭即在尝试阐述乐视影业的变化:即“不再将自己定义为一家单纯的影视公司”,而是转型为一家以影视内容为用户主要媒介的IP运营公司。显然后者是一个和乐视电视业务更为契合的定位。

梁军在近期乐视股东大会上称,“我们从传统电视行业的一次性的交易模式,转化成了基于互联网用户运营的模式,我们的收入主体和运营主体将逐渐来自于会员、广告。”以上是乐视和竞争对手不同之处,但阐述的也是乐视电视业务的基本模式。

但时至今日,乐视所谓的“生态闭环”打法,目前已经被各大互联网电视厂商所借鉴。

“互联网电视业务的本质是流量业务。”7月10日,一位PPTV高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各大互联网电视厂商形态各有不同,例如小米只有硬件而不介入内容,也有乐视这样同时在做硬件、内容的厂商,但这些商业模式背后都是基于流量生意。

上述PPTV人士告诉记者,鉴于乐视同时操盘软硬件,导致其软件系统由于硬件层面的互相竞争关系,无法在其他硬件厂商中推开。这也意味着,乐视获取大屏用户的方式只能通过销售电视的方式,这也注定其增长速度是有限的,且容易受到整体市场环境、上游零部件成本变化影响。

一位小米电视高层则向记者表示,尽管小米并未像乐视一样拥有自家视频内容,但其重点扶持了爱奇艺,双方共同售卖会员,小米作为硬件厂商也从中获得分成。这意味着乐视电视的基本模式并无神秘可言。

孙宏斌直言,融创对于乐视的投资,乐观情况下将取得数倍回报。但乐视身上砸了上百亿的融创,绝不可能从视频网站内容甚至“准休克”的手机等非上市业务当中获利,乐视电视业务成为整个乐视系能否重获资本市场青睐的关键。这也是刚踏入乐视网董事会的孙宏斌,目前在乐视身上押的最大赌注。

(编辑:张星)

【乐视手机面临出售难题 资金缺口大】

本报记者 倪雨晴 广州报道

乐视资金链风波的影响还在持续。乐视网经历重整的同时,乐视的手机板块也遭受重创。

近日,乐视手机业务寻求出售的消息成为关注焦点,据悉,乐视欲出售旗下酷派品牌为自身减负。7月10日,乐视方面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时表示:“乐视手机现在一切都在正常运营中。”

但是,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乐视出售手机业务已有一段时间,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老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乐视正在兜售乐视手机业务甚至酷派的股权,不过以两家公司目前的业务现状,很难卖出好价格,目前并没有找到买家。”

在浮浮沉沉的手机市场上,新晋者乐视和老品牌酷派这一年的“化学反应”,令人唏嘘。去年8月,酷派CEO刘江峰正蓄势待发,欲让酷派重回行业第一,而乐视自有品牌亦是销量黑马;今年7月,酷派的2016年年报发布已经三番推迟,乐视手机的前景不容乐观。

寻找接盘者

在6月28日的股东大会上,乐视创始人贾跃亭表示,乐视资金危机远比当时想象的要大,其间犯了一些错误,而手机业务的资金链问题,仅次于汽车业务。

供应商的轮番轰炸也令乐视品牌的口碑受损,如何自救已成为乐视手机刻不容缓的主题。然而,当前的情况是,即使乐视确定出售酷派或乐视品牌手机,也不容易找到接盘者。国内的手机厂商大多面临盈利挑战,并且乐视还有债务问题,后来者要接手“烫手山芋”必然再三斟酌。

乐视手机的变局也体现在掌舵人的更换上。今年4月,乐视宣布任命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简称“阿木”)出任乐视移动CEO(代),冯幸不再担任乐视移动总裁。这意味着阿木全面接管乐视的手机业务。

“阿木过去之后,其实意味着手机业务不做了。因为他之前主要负责财务,并没有管理手机业务的经验,” 老杳评价道,“关键是乐视手机业务出售,谁会买呢?现在乐视品牌手机报价报得很高,但是研发、渠道都存在资源欠缺、人才流失的状况,而且还有供应商的债务,很难找到买家。另一方面,乐视旗下的酷派据说也在找买家,酷派可能有人买,因为它除了是上市公司之外,还有酷派信息港的资产,但是现在酷派的市值也跌了。”

一位接近乐视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乐视品牌手机给出的报价超过50亿美元,乐视已经和几家企业谈过,但是对方没有提出收购意向。总体而言,对这项买卖感兴趣的公司并不多。

从手机业务的销量和营收来看,乐视的经营压力颇大,或许这也是收购者少的原因之一。

能否翻盘?

眼下,乐视手机的最大危机还是来自于资金链,毕竟供应商的债务问题很难解决。债务负担过重,很难吸引新的投资者,而无人收购的结局就是持续缺少资金。

“乐视手机当时引资的时候是贾跃亭个人做担保的,如果投资失败他会给投资方利息和补偿。若出售不成功,极有可能当时的投资商拿着乐视的股票走人,公司还是没钱,供应商拿不到钱,也不可能由其他股东替乐视给供应商还款。”老杳分析道。

手机业务的投资甚至引发了部分乐视股份的冻结。7月4日,乐视网公告称,贾跃亭本人及其控制的乐视控股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被冻结。本次股份被司法冻结系因贾跃亭为乐视手机业务融资承担个人连带担保引发的财产保全所致。当时乐视控股有关负责人表示,乐视针对此笔贷款的资产抵押,足够覆盖债务。

在黄郁I看来,乐视的强项在于透过平台及软件整合创造利润,并非单纯硬件上的获利,这也是诸多智能型手机品牌努力的方向。因此就乐视而言,如果能改善资金的问题,进而致力于海外市场的布局,并应用平台及软件整合的经验优势,应有机会缓步复苏。

一年前,乐视以27.3亿港元入股酷派之时,“乐视+酷派”的组合充满希望,刘江峰也为酷派规划了美好的未来。“原计划是以酷派为平台,收购上海众思,再收购锤子,然后再收购乐视品牌手机。但是没想到乐视问题爆发以后酷派股价往下跌得厉害,酷派都失去融资价值了,整体估值太低。”老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目前酷派的市值为36.2亿港元,酷派的财报显示,预计2017年上半年经营亏损8亿港元,同比营收下滑将超50%。从销量来看,2015年,酷派的出货量约为3800万台,刘江峰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16年酷派出货量约为1500万台,2017年,希望酷派出货量能达到2000万-2500万台。

一名酷派前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酷派主要由海外业务支撑,运营商业务的优势也减少了,人员持续波动。

(编辑:黄锴,邮箱:huangk@21jingji.com)

标签: 最终 姓孙 乐视 新和 影业 注入 视网 必然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