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青藏高原棕熊不再冬眠 中国平均气温百年升1.52℃

趣科技 2015-12-20 08:18:28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12月12日结束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全世界195个国家签署了新鲜出炉的《巴黎协定》,承诺将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幅度控制在最多2摄氏度以内,更好的情况下则是尽力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虽然这并不足以让一些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沿海国家满意,但至少全世界已经有了一个具备法律约束力的行动纲领,并且开始加强措施采取共同的行动

12月12日结束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全世界195个国家签署了新鲜出炉的《巴黎协定》,承诺将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幅度控制在最多2摄氏度以内,更好的情况下则是尽力将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虽然这并不足以让一些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沿海国家满意,但至少全世界已经有了一个具备法律约束力的行动纲领,并且开始加强措施采取共同的行动。

中国而言,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虽然不像那些小岛国一般极端,但仍然非常显著。

2℃到底意味着什么?它背后的逻辑和现实的影响究竟怎样?基于2℃目标采取的国际行动究竟足不足以拯救地球?成了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科学界和政治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本该冬眠的熊 闯入青藏高原牧民的家

一头本来应该在冬眠的熊,闯入了青藏高原上一个牧民的家,翻箱倒柜大肆破坏。因为它饿坏了,需要找东西吃。熊虽然很可怜,可本来就不富裕的牧民家也跟着倒了霉。

这一幕,被墙角的摄像机偷偷地录了下来,并且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吕植带,了2015年冬天巴黎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上。

这种事情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上并不是个案,“熊害”成了导致贫困加剧的一个因素。

吕植说,熊的冬眠比较浅,而它食物链下端的鼠兔却是“真冬眠”,熊醒来了但是鼠兔没有醒,就导致了熊饿坏了肚子并且开始骚扰人类。

虽然现在对于这一现象还缺乏系统而科学的研究论证,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能是很复杂且环环相扣的,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方,一个平衡被打破,就会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在被称作“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更加宏观的剧变也已经被发现:根据官方报告,青藏高原地区有85%到90%的冰川均出现萎缩,而这些冰川就是养育着中国人的长江和黄河等水源的源头。

北方雾霾加重 或与气候变化相关

就连困扰国人的雾霾问题,或许也与气候变化有所关联。根据《自然》杂志在气候大会期间发布的报告,科学家们发现,今年极端的厄尔尼诺导致了北京等地雾霾的加重。

换言之,与过去几年相比,即便是同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条件下,今年的“最强厄尔尼诺”带来的静稳天气和潮湿天气的增加,直接导致了中国北方污染天数的增多。

中科院院士、大气物理学家吕达仁告诉南都记者:“厄尔尼诺影响中国北方天气的机理是什么,现在还并不是特别的确定:一个是因为人类对厄尔尼诺本身就还没有非常确定性的认知,另一个是厄尔尼诺产生的实际影响也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是,近年来,冬季季风的减弱是一个客观现象。由于气候长期的变化,从北边和西边来的冬天的季风一直在变弱,而今年的厄尔尼诺造成的整个气流和水汽的分布,也更有利于霾现象的发生。”

中国温度变化多年来一直被低估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成立了一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中国也是IPCC的成员之一。

这个政府间的科学技术机构,不仅要负责评估各种可获得的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信息,以及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也要负责制订有关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响应策略,根据需求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成员国会议(COP)提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建议。

根据2013年发布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1880到2012年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温度上升达0.85℃,而同期中国的温度上升为0.91℃,并且过去30年来,最高气温纪录被屡屡刷新。

中科院的“碳专项”研究则表明,中国的气温上升可能还不止这么多。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树木的年轮、湖底沉积物、冰芯(从冰川、冰原上钻取的冰体)、珊瑚礁的变化,重建了跨度达2000年的地球气候变化序列。

根据他们的计算,从1909到2010年,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89℃,而中国同期上升了1.52℃。

这一结论,也被2015年第三次国家气候变化报告所采纳。

在此之前的国家报告里,中国的温度上升也被大大的低估,100年来只有0.5到0.8℃左右。

“中国受气候变化影响更为突出”

中国的“碳专项”研究,做了大量的基础数据监测和收集工作,包括设立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观测网:一个是气溶胶地面浓度观测网,一个是气溶胶云辐射观测网。地面浓度观测网从国际上来说,也是比较先进的观测网。

通过对气溶胶数据的收集,科学家们发现:目前所有的气候模型可能普遍低估了中国大气中的气溶胶浓度,IPCC第五次气候评估报告也因此低估了气溶胶在历史和未来的气候变化中所起到的作用。

新认识带来新的担忧,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廖宏说:“这就意味着中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更为突出,我们的温度增长速率是非常高的。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89℃,我们就升高了1.52℃了,那如果全球气温升高2℃,中国肯定会更高了。站在科学的角度,对全球气温增长的控制数字肯定是越小越好。”

揭秘:为什么非要以2℃为目标?

1992年签署并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明确地提出“要把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这个“一定的水平”究竟应该是多少,在后面历次的气候变化大会上不断被提出讨论。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路线图》,再到《哥本哈根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缔约方国家一步一步地探讨和明晰这一目标。

终于在2010年的《坎昆决议》里,明确了要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之前高2℃以内,并以此作为长期目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

根据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控制累积碳排放是影响实现2℃目标的主要因素。在高概率实现2℃温控目标的条件下,全球剩余的碳排放量空间已经不足1万亿吨二氧化碳。按照当前的排放水平,将在30年内把这个“指标”消耗殆尽。

这就要求全球进一步强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通过能源革命等方式尽早实现碳排放峰值并实现碳排放的快速下降。重视土地利用的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对二氧化碳移除技术等技术手段的研究并尽早部署和落实。

其中,大规模的改革能源系统是实现2℃温控目标的核心,它要求到2050年零碳或者低碳能源的供给占到一次能源供给的51%以上。

“本质上,这个2℃目标的确定,不是一个科学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的决定。它是一个呈现出多年谈判和妥协过程的价值性选择。背后的逻辑指向各方面可以接受并立即摊派分工采取行动的相应措施。”中国参加巴黎谈判的一位谈判代表对记者说,“它也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它本身是一个平衡点。你说1.5℃更好,我还可以说1度最好,甚至我更想要0℃,但那就没有意义了,就变成纯粹的口号了。”

从科学的角度看,2℃的地球平均升温不论是对那些脆弱的岛国还是对中国而言,都远远不足以消除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巴黎协定》里面有写关于如何加强行动来适应气候变化的内容。

按照巴黎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的说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巴黎协定》还有待进一步的落实,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还要进一步加强。这并不是说说而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数据

拿中国来说,从2000年到2013年,能源消费量从14.7亿吨标准煤猛增到41.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到2013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高达67.4%,高出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近50个百分点。这也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高居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从1990年到2013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占到全球增量的1/2,光是2012年的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就占到全球的1/4以上,超过美国和欧盟排放的总和。

微信搜索“站长搜索”关注抢6s大礼!下载站长搜索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标签: 青藏 高原 棕熊 不再 冬眠 中国 平均气温 百年 1.52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