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微信出大招打击公众号抄袭

互联网 2015-02-02 14:09:05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1月22日,微信团队发布正式公告:“为维护作者权益,鼓励优质内容生产,微信公众平台今日上线原创声明功能。”由此宣告,腾讯向平台上愈演愈烈抄袭行为“动刀”,这也是微信首次通过官方技术手段对原创内容进行管理并保护

1月22日,微信团队发布正式公告:“为维护作者权益,鼓励优质内容生产,微信公众平台今日上线原创声明功能。”由此宣告,腾讯向平台上愈演愈烈抄袭行为“动刀”,这也是微信首次通过官方技术手段对原创内容进行管理并保护。

新年签的“无头公案”

“就是不知什么时候能向个人账号开放。”在正式公告发布当天,微信公众号“一味”的负责人鹿小姐就已经收到朋友和粉丝发来的善意提醒,建议她去申请“原创认证”。但对于暂时只对认证媒体号开放的原创认证,她最关心的是不知何时能向非认证的个人账号开放,“许多原创都来自个人号,如果认证的媒体号抄袭了我们的内容去申请原创保护,那怎么办?”鹿小姐坦言,他们辛苦做出的原创内容,不到几分钟就被其他账号抄袭过去,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他们却无能为力。

作为以发布原创内容为主的公众账号,“一味”在今年年初刚卷入一场被广泛关注的抄袭事件中。随着新年签火爆朋友圈,一味假博士、深夜食堂等数家公众号先后站出来声明自己是新年签的原创作者,这场口水战引发万人观战,但不同于法庭上的唇枪舌剑,尽管一味提供了详实的截图、素材来源,但最终还是没能等来靠谱的“判决”。“在发声明前,我们的粉丝和朋友也向微信公众平台发起举报,但至今,微信方面也没有给我们一个正式的反馈。”鹿小姐无奈地表示,她已经不再关注这件事的后续发展了。

事实上,原创维权难历来是互联网原创作者之痛。没有公开渠道维权、维权成本高都是主要因素。此前,同样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中山商房网”起诉“最潮中山”一案,最终以赔偿经济损失1元告终,似乎能说明目前像微信、微博这样的公共社交平台上原创内容维权的性价比之低,对于一大批个人原创作者而言,用法律手段维权很不现实。律师赵占领就曾表示,不同于以往的网络版权侵权,通过微博、微信侵权的主体更多是个人,作品篇幅往往不长,通过诉讼维权,赔偿标准不高,结果可能得不偿失。

此外,公众账号侵权的界定模糊不清同样让一批原创公众号无法可依。一位自己运营公众号的媒体人士坦言,被人抄袭时也想过要维权,但又一想到自己制作的内容中有的图片并非原创,就怕状告无果,反惹来更多麻烦,只好作罢。

抄袭换钱成本低

“原创认证之后,不知会否有更进一步的动作,比如原创内容的收费,如果这样,对一部分抄袭为主的营销号或许会是新的打击。”据了解,目前,抄袭高品质的原创内容在微信营销圈内也正逐步形成黑色产业链。

“抄袭优质的原创内容,能在短时间内换来大量的阅读量,由此达到赚取丰厚广告收入的目的。”据一位从事营销号的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在微信营销公众圈内,充斥着大量不具备内容生产能力的营销号、段子号,它们成为抄袭的重灾区。“微信对后台机器刷粉的管控力度在不断加大,随着刷粉大户被押送司法机关,圈内对于依靠刷粉来制造点击量的做法越来越忌惮。”于是每年花几百万、上千万的运营费用的电商和公司号的运营人士,不得不考虑换种方式。

“通常,普通的段子要价五百到六百元不等,而那些品质好点的,能换来高转发率的段子,至少要价也在三五千元。”这位人士透露,正规的买卖渠道,好的原创内容收费不低。但在有免费内容可抄袭的情况下,只有少量正规大型的广告公司会出钱去买内容。而更多的则是“信手拿来”。为了提高转换率,圈内一批营销号和段子号专门盯住那些高阅读量、高转发率的原创内容。这些内容很容易换来不菲的广告收入,“少则千元,多则万元。”

另一位营销号运营人士透露,一批有深度的评论类文章,以及具备趣味性的原创内容是下一个被抄袭的重灾区,“除了抄袭成本低,转换率高等因素外,也没有严格的管控机制,风险成本也更低。”

期待形成良性收费标准

尽管,微信官方对于上述的新年签抄袭事件没有给出任何明确定论,但截至发稿前,记者在微信公众账号内,已无法查找到名为“假博士”的公众号,而另一个涉嫌抄袭的公众号“深夜食堂”也已经清空了此前所有的发送内容,同时停止更新。

“我们每天会收到大量关于抄袭的举报,对于材料充分的,我们都会采取行动,但仍有很大部分投诉取证难,要真正理出一个头绪,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腾讯相关人士坦言,面对愈演愈烈的微信公众号抄袭事件,光靠举报很难做到根治,但他们也绝不姑息。

上周,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新增了“申请原创声明”的功能。而在这一功能的背后是庞大的原创内容数据库。通过验证的原创内容会自动进入到数据库中,此后新增的原创声明申请,则需要通过系统对其进行智能比对,然后自动添加“原创”标识。

这一“原创”标识具备智能识别功能。当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与原创库内内容相似的文章时,系统则强制注明出处,并发送站内信通知。“比如,微信认证的媒体号A的原创内容通过认证,当公众账号B再次发送相似内容时,平台审核过程中,就会自动在B发布的文章后注明转载自A。如果B有异议,可以通过站内信的‘申诉’入口进行操作,微信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核实和处理。”腾讯人士解释。

针对此前有个人账号提出的“被抢注”疑虑,微信团队声明中也做出了解释,“当原创文章被他人抢先进行标注原创声明时,原作者可以向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相关证据进行侵权投诉。对于侵权账号,微信公众平台将按照《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到目前为止,这一原创功能仅对部分媒体公众号开放,但已经引起了一大批个人公众号的关注,从页面上留下的评论看,更多人持肯定的态度,“可以让更多有价值的文章实现价值,对于自媒体人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原创认证或许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在原创市场完全有可能形成一种良性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机制,不仅能更好保护原创版权,也有利于一批原创公众号更好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一位运营原创公众号人士对此充满期待。

标签: 微信出 大招 打击 公众 抄袭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