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大数据 >> 数据资讯

消费金融:十年进化与回归

数据资讯 2019-12-06 17:54:10 转载来源: 消费日报网

告别肆意生长,消费金融回归助力美好生活的本源。10年前,《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颁布,借钱消费正式以消费金融的概念登上中国金融舞台

告别肆意生长,消费金融回归助力美好生活的本源。

10年前,《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颁布,借钱消费正式以消费金融的概念登上中国金融舞台。

彼时还是消费信贷需要依托信用卡的年代,消费金融机构像所有新生事物一样,被围观,乃至被质疑。不少人还沉浸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信贷消费的想象中——人均几张信用卡,用来满足消费需求。

中国市场的魅力就在于,它有广阔空间,有无限可能。消费金融十年发展印证了这一道理,也成为其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如今,中国人均信用卡维持在0.47张,距离当初的设想尚远。但通过一部手机,即便没有信用卡的白户,抑或在银行网点稀缺的农村,都可以在多个APP快速借到钱。消费金融,已变得触手可及。

这背后是参与主体的扩容、消费意识的崛起以及技术手段的升级。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逐渐扩展至互联网公司等平台;从“70后”“80后”消费主力过渡到“90后”“00后”年轻一代;从线下审核发展成大数据风控。

这十年,是一部消费金融进化史,也是一部金融技术发展史,以及一部金融生态衍生史。

发展的背后,金融风险如影随形。在网贷爆雷、共债风险、资金成本抬高、违约风险上升的背景下,消费金融亦难以独善其身,高增长、高利润的时代正在终结。

尤其在部分网贷和现金贷不合规经营的劣币驱逐下,过度负债、年轻人信用恶化、恶意催收等问题,又为消费金融蒙上了一层“道德原罪”。

告别肆意生长,实现促进消费升级的目标,与美好生活同频共振,消费金融需要一场修复和回归。

进化

中国消费金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第一张信用卡的诞生。只是,那些年,信用卡的普及率有限。

李霞的第一张信用卡是工作三年后才申请下来的,随着申请房贷才拿到手,这是很多人拥有第一张信用卡的途径。那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相应调整,内需和消费拉动被提到更重要位置。

银行开始加大信用卡业务的推广力度,商场门口和写字楼下办理信用卡的摊位经常可见。即便如此,以信用卡为代表的银行消费信贷,仍主要服务央行征信系统覆盖的高净值、高收入人群。

为解决商业银行对个人信贷需求覆盖不足的问题,2009年原银监会颁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4个城市开放消费金融试点,国内首批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应运而生,分别是北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和锦程消费金融。

作为其中唯一的一家外资企业,捷信初创员工回忆刚刚进入中国的那几年,兴奋又艰辛。“国家对消费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但是普通人获取除房贷、车贷以外的个人信贷很难,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的广阔和金融服务能力的不足。但是,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到了消费金融从0到1的不容易。”

当时,人们对消费金融普遍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捷信采用的是驻店服务模式,在大街上还能随处可见迪信通、苏宁的购物时代,业务员不仅要解释什么是消费金融,还要确认分期买一部手机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甚至充当产品售后服务人员。

但正是有了这些不易的前期市场培育,五年后,互联网公司开始发力消费金融业务时,很快就引爆了市场需求。

2014年,还未独立运营和更名的京东金融,即如今的京东数科,依托京东商城推出了“京东白条”,成为中国第一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一年后,支付宝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花呗”也宣告上线。

如今回过头看,京东数科副总裁区力认为,电商体系是最符合消费金融初心的。“从消费开始,服务于真正的实体经济。”

自此,以场景和大数据带动的消费金融市场开始爆发式增长。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这些互联网平台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也逐步拓展未被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客群,利用长尾理论,迅速放大了消费金融市场的规模效应。

消费金融市场拓展模式从线下布点、拉人头开始逐渐向场景、流量的线上模式转换。如今凡是有场景、有流量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

这些产品出现在各家APP的显著位置,出现在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百度的信息流广告里,出现在华为、OPPO、VIVO、小米手机的预装软件里,出现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等应用商店里。

消费金融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渗透到了消费的各个领域,消费者可以便捷地在各个渠道获取资金,不再拘泥于一张卡、一个网点、一笔资金。

问题

跑得快了,问题也来了。

一方面,消费金融参与主体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所有主体都在监管范围内,难免会出现一些“劣币”。

“去年,网贷爆雷使一些平台出现资金问题后,他们的客户会慢慢地迁移到银行或者消费金融平台上,这直接挑战整个行业的风控能力。”百融金服CRO(首席风控官)季元最近明显感受到,资质较差用户的共债问题,开始向一些头部机构蔓延。

一个直接表现是,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建行信用卡不良率为1.21%,较上年末上长升0.23个百分点;交行信用卡透支不良率2.49%,比上年末上升0.97个百分点;包括招商、浦发、兴业、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也均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机构涌入消费金融领域,造成供给过剩,直接推高了一部分人的杠杆率。

“以前一些人依靠手持几张信用卡,利用不同账期时间差来拆东墙补西墙。现在则是靠信用卡、花呗、网贷不同平台之间拆借。”一位消费金融公司风控人员提到,因为许多平台数据很难打通,单一一家机构很难看到借款人完整的资产负债表。

这直接导致了消费金融边界被泛化,一些人借钱并不是用于合理消费,一些放贷机构也不去追究资金到底流向了哪里。尤其是年轻人负债过重问题,已经演化成一定的社会问题。

除此之外,暴力催收、数据安全、隐私泄露等问题和乱象,也夹杂在个人信贷市场不规范的运营过程中,一并影响着消费金融的发展。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消费金融行业乱象的根源在于准入门槛低、从业机构鱼龙混杂,导致竞争加剧,为各种违规行为提供了土壤。

尽管仍有不少人望着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跃跃欲试冲向消费金融领域,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兼CEO却表达了相对谨慎的态度。他认为,短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给消费金融整体运营带来压力;长期看,消费金融合规化、持牌化经营是大趋势。

“首先是信心修复的问题,网贷爆雷不断发生,持续冲击着信用市场,直到出清结束,信用市场才会不断被修复。”他认为,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也会影响用户收入与负债之间的动态平衡,风险成本会进一步上升。

监管层对此早已有所察觉。

无论是关于“校园贷”“现金贷”“套路贷”的监管政策不断落地,还是关于数据采集、应用风险的排查,以及加大消费金融公司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监管层都有意推进消费金融行业告别“跑马圈地”时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目前,非持牌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相对“宽松”,非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监管主体主要为地方政府金融办,以及行业自律组织如互联网金融协会,地方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尺度不一致。

对于非持牌机构来说,未来如果监管不断收紧,合规成本将会增加,达不到监管要求及控风险的目的,一些中小型非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将面临淘汰。

回归

不忘初心,回归本源,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当下消费金融“良币”公司的努力方向。因为,这事关存亡。

区力说,“不论是从政府监管的角度,还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消费金融都要回归到服务于消费,服务于实体,通过金融的手段去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他认为,过去几年市场中出现了一批以短期利润为核心的企业,这不利于整个行业良性发展,也背离了国家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的初衷。

脱离消费场景的贷款必然导致风险的升高。市场的变化也直接反映了这一问题。受监管、运营策略、市场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突飞猛进的时代已经远去。

回归本源,就意味着消费金融业务要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场景为出发点,开展业务。头部机构已经开始行动了。

马上消费金融的策略是向“惠普金融”转变。“普惠”讲究的是下沉,但是下沉之后,容易进入恶性循环。而“惠普”强调降低成本,这一战略转变以科技、风控、获客、客服、贷后管理等各项自主能力的坚实建设为支撑。

“这就要求我们在风控、运营上降成本,让利给用户,从而降低用户的借贷成本。”,转向“惠普”之后,产品定价低,不良低,客户投诉少,这都是消费金融转向良性循环、高质量发展的表现。

从“普惠”向“惠普”转变,定价能力和风控水平成为关键因素。马上消费金融的两大策略也开始奏效。一是客群定位上移,为更优质客群提供金融服务,降低运营风险;二是加强技术投入与自主研发,并推进自营+开放平台模式,提高技术输出的收入占比。

目前,马上消费金融已经自主研发了600多套覆盖获客、风控、客服、贷后管理全流程的核心技术系统,申请了170多项专利,牢牢掌握了核心技术的自主权,实现了自主科技与消费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

作为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中的“黄埔军校”,为了深入挖掘和分析消费场景变化,捷信也在开发多场景、多用途,提供简单方便的普惠金融产品。目前捷信在中国的业务已覆盖29个省级行政区、312个城市,合作经销门店超过25万个。

从传统的3C产品、家电,扩展到健身、生活美容、旅游等,捷信的策略是不断挖掘新消费金融场景,将产品类别消费升级需求旺盛的新兴服务领域。捷信相关人士认为,捆绑在场景上的消费金融才算是真正有价值的业务,也是消费金融的根本。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艾亚文分析认为,未来新场景开发以及风控能力或成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两大核心竞争力。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业务扩张速度放缓,新场景开发将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业绩水平。

此外,较高的风险成本或压缩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提高风控能力,加强资产质量的把控,也有利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业绩增长。

而京东数科这类已经深耕消费金融多年的互联网公司,更是回到了其做消费金融的初心——金融的归金融,科技的归科技。

京东数科副总裁许凌在设计“京东白条”之初,想寻求银行的资金,再结合京东的数据与风控,只是那时的银行还没有金融科技的意识。

按他的说法,“5年前,如果我们是一家银行,哪一家电商告诉我要用他家数据做我的信贷服务,我也会觉得无法理解。我只能给你做个简单的流量对接,风控和流程还得按照我的来,不然我也不敢试。”

不过只需一两年,寻求合作的银行就开始找上门来,京东“小白卡”业务红火起来。如今,京东数科盯住了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黄金期,开始携手银联数据等专业机构,输出金融科技核心能力,“城市信用卡”应运而生。

未来

10年前,甚至5年前,消费金融从业者很难想象如今的市场环境。未来可能更难预测。但是,数据与技术两大驱动力一定不可忽视。

以京东白条的风控为例,可以看到数据起了多大作用。一个白条的信用风险评分模型数量达到800+,模型中的变量就有150万维以上,这一模型已经历11个大版本30多次迭代。

区力介绍,随着整个算法的迭代,以及积累的风险定价能力,京东数科利用信用模型评估客户数量达6.5亿+。

这是传统普惠金融发展的“破局”之路,以数据主导的数字普惠金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消费金融向更高阶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改变了传统普惠金融的信贷逻辑,数字即信用的理念成为现实;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也降低了传统普惠金融的服务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

对消费金融机构而言,数据驱动的风险定价能力,可以对不同的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精准定价,让风控效率达到最高、风控成本最低,同时实现规模化。

即便是拥有大批线下业务团队的捷信,也在通过对小众市场的不断发掘,不断积累产品、风险、市场与服务人群大数据,采用“互联网+”的新手段,建立有效的风控模型,进一步将消费金融业务从线下推广到线上。

另一大驱动力,技术发展更是消费金融不断进化的根源,也是互联网公司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的底气。

消费金融有小额、分散、大量、高频的特点。针对海量、高频的用户需求,消费金融公司在数据的驱动之下,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到多个关键业务环节,让精准营销成为现实,真正实现消费金融定制化、智能化、自动化。

未来,许多消费金融机构的技术可能不仅为自己服务,还将实现技术输出,也就是金融科技的一种形式。

马上消费金融已经开始将营收结构从单一的消费金融业务扩展至自营+开放平台模式。按照其设想,未来马上消费金融希望技术平台收入能占到三成。

马上消费金融CTO蒋宁说,开放平台主要包括资产与资金撮合平台、金融云平台。这些都是基于自营业务能力的风控能力、风险定价能力的输出,核心还是技术能力的建设,从而形成AI+场景+交易的业务模式。

而在技术之上,业界呼唤行业自律的声音也在变强。如许凌所说,“为了良性发展,消费金融行业的当务之急是严格自律,建立审慎的文化,保持对风险的敬畏之心。”

在他看来,金融行业最重要的能力始终是了解你的用户,当机构不再想了解自己的用户,只关心能用多高的利率把资金放出去时,那就是以“普惠”之名行“收割”之实。

归根结底,流量红利逐渐消退,数据和技术,是理解并留住用户的核心能力,“自律”则是行业“拨乱反正”、良性发展的基石。

标签: 消费 金融 十年 进化 回归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